推動地方特色創造城鎮會展觀光
-
點擊數: 4896
台灣有許多吸引人的景點,於開會或參加活動之後,可以推廣台灣的城鎮文化體驗以及小鎮漫遊,達成永續經營,持續傳承。惟各城鎮須做長期的公共企劃,需要全面的解決方案。本文撰針對國內外數個案例加以說明,以供分享參考。
一、 觀光吸引人潮,人潮散去後留下什麼?
達達創意主持人林舜龍表示,我們常常談觀光吸引人潮,那人潮散去以後會留下什麼?我們談永續,持續傳承,我們必須要開始設想30年後的公共企劃,而不是把目光放在短淺的兩三年的時期。
先來討論新竹市的天燈,這是很好的作品,它從上海世博回來,最重要的是決策者決定的時機點,展覽的位置,方式及如何永續的問題。再來談到永續觀光經濟和改善生活品質,這兩者必須並行,遊客需要和當地產生連結,所以我們要思考共創連結的問題。共創的意思為居民一起來做,因為一起來做才會有感情連結,台灣觀光是政府花一大經費或對企業有利益才去創造這樣的觀光,我們需要政府、在地企業以及居民來一起滾動,一起醞釀,才有辦法營造出永續觀光。很多政府僅僅花六個禮拜就能舉辦一個活動,但往往要成功的活動準備時間都需要六個月,所以行動之前的醞釀時間是很重要的。活動完之後,需要持續發酵,休息不是暫停,而是要持續的發酵重新慢慢醞釀,持續發展,才有新的再生,再生再醞釀,這樣傳統的藝術美學才會建構起來,滾動式的共創連結詳如附圖。
再舉屏東燈會來說,這次辦的很成功,因為它翻轉了以往的概念,跳脫了原本的十二生肖。而去看燈會和台灣花博來回只需要一天的時間,這時候會有連結嗎?距離不夠遠,就只會注意作品,而不會注意沿途的風景,這樣跟逛美術館有何不一樣?
再談經濟型觀光,要放手讓藝術家去策展以達到共創型觀光。在台灣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台中花博的成功,是因為團隊有策展的概念;像月津港一樣,會成功的原因就是台南市政府放手讓藝術家團隊策展,其他還包括新竹寶山腳種子星球來作客;峨眉鄉油桐花籽茶屋;五峰鄉森之蛹;桃園地景藝術永生海籌,只要活動的底盤建構到穩重紮實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目前台灣公共藝術總數達4042座,如何結合公共藝術進一步串聯社區活動與地方文化,這是台灣可以思考的問題。
二、 天空的院子
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說:台灣社會在高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忽略地方文化價值,在國外可以看到日本歐洲從鄉鎮到城市的文化物景都保存的非常良好,比照台灣城市至社區,其中的環境落差非常巨大。與日本京都比較,自己的故鄉相對的落後,不好看的鐵皮屋、髒亂的環境、經濟發展動能不足的故鄉。
何創辦人多年到竹山看到當地的環境就想要創業。渠在海拔1000公尺的高山上建立一間民宿,費盡千辛萬苦,經營的第一年面臨倒閉危機,所幸當時遇到貴人引薦見到馬修·連恩,他做了第一張天空之境音樂專輯且獲得金曲獎,一間快倒閉的民宿一夕之間被主流媒體發現因而爆紅,各大電視台都在播報,也曾接到吳念真導演的電話,希望我接受他的專訪,之後陸續有媒體報社來訪問。一夕間爆紅確是一種運氣,可是台灣的年輕人有如此好運嗎?在台灣有許多比我更努力,只差一步就成功的年輕人,政府不能只看檯面上這些發光發熱的人,必須去找檯面下那些正在努力的人。
當時也因為這個好運,民宿的營運穩定下來,何創辦人共花了四年的時間去營造陪伴居民,開始鼓勵移出的居民回故鄉,讓他們自發性地回鄉整修百年的住厝打造成民宿。四年下來有三代同堂種香菇的務農、三代同堂種茶的茶農……等,據觀察他們都是自發性的回家鄉。 「台灣最美的是人」這句話最精闢的解說是指這種狀態。沒有任何藝術型態,就是把人、家庭、倫理的自信形成這個社會的典範。他們為無需政府為他們做什麼,因為這樣的思維,整個社區連動起來。政府發現這樣的現象,開始設置了一天三班的公車,南投政府也做了一些預算,建了天梯,供旅客散步,一同促進地方觀光產業。
在觀光客增加後,何培鈞從民宿、文化、社區,進入第三階段觀光,政府也開始政策推廣,竹山產竹子、茶,這些產業開始進入到政府的輔導政策,因此每一年的遊客成長率都是好幾萬。五年前是當地成長率最多的時候,但是,在四年前就意外發現當地人口從八萬多減少到五萬人,為什麼遊客和產值都增加了,居民人口數卻不增反減呢?因為幾十年來台灣的政府,只在乎來客數和經濟產值,這兩個詞是政府最關心之指標。民間快速回應這兩個指標的解決方案給政府,發展出觀光產業虛胖的狀態,老街、商圈、夜市賣的商品相似化,全台都賣鳳梨酥,但是台灣沒有全台產鳳梨。如果台灣觀光走向一致化,這樣的經濟和當地居民有關係嗎?雖然很快速且有效的回應政府指標,這樣的經濟效益卻是無法永續成長的,因短期內造成大量觀光客去旅遊,會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政府只想著如何容納更多遊客,卻又無法接納遊客的各種客訴,遊客抱怨沒地方停車就蓋停車場,抱怨晚上太暗就蓋路燈,政府把故鄉變成取悅觀光客的地方。
短時間內政府花了這麼多經費,造成許多因素不利於本地人,只要某個地方發展起來,本地人第一個搬走,第二個外地人進來做生意,多年觀察會發現生態破壞了,文化不見了,當地人搬走了。政府開始花更多的預算,來保護生態和文化,拜託年輕人回鄉,變成一個惡性循環。民宿最重要的是和當地產生連結,開始在的採購研發在地的產品,民宿不再是賺大錢外面買而是由地方採購。
之後,他租下的竹山最老的台西車站,花了一年的時間整修,用了五千五百多條竹面,手工編織成鳥巢餐廳,食材採用當地農夫所種植的,從在地的產地餐桌進入到到空間工業、農業連動的商業行為,把它作為凝聚的場所,其背後有非常多的社會教育的意義,中間透過特殊的商業的凝結的方式,就可以去支撐地方的解決系統。台西車站的一樓轉化成販賣部,使用當地的竹子、雷雕及當地水果做成冰淇淋來銷售。一年內辦了許多藝術活動,邀請竹山的藝術家們來教導外籍新娘琉璃石刻、書法、竹編……等。為期一年的試營運結束後,台西車站改建為學校,培養當地的孩子照顧自己的家鄉,利用企業的凝聚,進入教育的紮根。
承前所述,開始租下竹山鎮的空房子,提供技能換宿。一棟120坪的空房子,可以換到600多人到鎮上,各個國家的人來到竹山提供各種專長的交換,來解決竹山的各種問題,等於上把較低的房租轉化為較高的技術價值,這種機制會轉向互聯網的人才媒合平台。因此兩年前竹山的人口就沒有持續下降,這兩年幾十個年輕人回鄉創業,竹子的餐具,竹子的藍芽喇叭,竹子的吸管,甚至做了竹子的大型裝置藝術,這些年輕人自發性地回到家鄉,希望家鄉的竹子能被台灣的社會看到。
更新穎的是我們用區塊技術研發竹山數位計畫,透過互聯網,只要手機一掃描,即可頒發竹山的身分證,讓旅客使用當地社區貨幣。在投入有限的貨幣成本下,大家刺激彼此的交易,因此產值比較高。短期讓台灣鄉下的經濟發展動能不足的地方,透過虛擬貨幣轉化出這樣的效果,我們在每個產品導入了生產履歷,旅客的消費、當地的價值指標、生態指標以及當地的教育指標都能做計算,使用數據分析來完成竹山的社區營造,這個也是今年覺得很有趣的事情。
三、 Airbnb合作的鄉鎮案例
Airbnb是全球旅宿最大的訂房網站,尤其是民宿,每一秒就有六位客戶使用我們的平台來訂房,因此許多國家政府為了想吸引更多35歲以下的年輕人到他們的國家或者城市、鄉鎮遊玩,政府單位就會與Airbnb平台合作。
台灣暨香港公共政策總監蔡文宜說,約兩年多前,法國政府希望觀光客到法國不只是去熱門觀光景點,那時Airbnb和法國政府討論,建議把農村的農舍輔導成為新的觀光景點並在Airbnb的網站上推行,再搭配達人體驗服務、小鎮漫遊、體驗鄉村當地的活動。在法國鄉下有許多類似的體驗活動,因歐美人士會講法文的人較多,因此歐美人士就會去鄉下農村遊玩,這也是一種分散觀光客的方式。
同樣的,Airbnb去年在義大利做了一樣的推廣,可以看到義大利的城鎮都有我們的蹤跡,無論是農事體驗、造酒或採橄欖,Airbnb會盡量以當地體驗活動做為結合,更特別的是今年Airbnb邀請女性到義大利免費住三個月。這是為了推廣義大利小鎮所做的活動,畢竟有些活動光是在網路上做曝光、推廣還是有人不知道。此活動的宣傳文宣為英文版並在全世界做曝光,因此受到許多轉載,估計已經有七千一百則新聞在播報這個活動,可想而知點閱率絕對更高,報名人數目前已經是幾萬人了。
另在日本大地震後,岩手縣的觀光受到影響,Airbnb創辦人Joe親自飛到當地並說要幫忙復甦當地的觀光。另外則是日本吉野杉之家的案例,Airbnb創辦人Joe本身很喜歡去日本旅行,意外發現在奈良旁的小鎮只有老人沒有年輕人,於是他開始思考要如何幫助這個地方,使年輕人能返鄉。最後決定由Airbnb捐贈一棟房子,用在地的吉野杉和當地的木匠,打造出一棟小木屋並捐贈給當地的鄉公所,還教導居民如何當Airbnb的房東,居民們可以當房東也可以帶旅客來玩,鄉公所獲得的收入用來幫助吉野杉之家。
其實這三年來Airbnb和台灣地方政府或是地方創生團體,都有合作的案例,其中一個是與新竹縣政府。當時有一個行銷推廣活動,邀請某政府部門的主管去竹東體驗插秧,其實當下這些官員是不想去插秧的,但依然照節目安排下去插秧,卻因此體會到當中的樂趣。同時也邀請主管去住新竹的民宿。體驗新竹的山間之美。
以創生地方特色比較成功的案例非宜蘭不老部落莫屬了,另外在花蓮,藝術家優席夫,為帶動地方青年返鄉,決定在自己家裡的一樓開設了名為部落皇后藝術咖啡廳,基於他有半年的時間不在家,也加入Airbnb,以旅客來住藝術家的家為行銷賣點。Airbnb過去三年也和台東政府談許多合作方案,去年在台東開設了原住民商店,Airbnb也給予幫助,讓原住民們順利的販售商品。
以上介紹了許多國外和台灣的案例,可見台灣的活動不輸給國外。會議除了硬體之外,也要有吸引人的賣點,才會讓外國人想來台灣開會,開會之後要做什麼呢?除了讓他們去101、故宮博物館以外,還有什麼其他景點可以讓老外容易理解的,如何才能讓台灣的文化生活,讓外國人能來作深度體驗,以上皆需進一步思考。